由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自主设计、上海宏力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制造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视一号”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芯片,最近在沪投片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从系统设计、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整机制造和应用的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已经贯通。 “中视一号”芯片集成了70多块存储器、200多万逻辑门,总晶体管数超过2000万个,芯片设计复杂度极高。 它的成功投片,填补了国产化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芯片的空白,实现了国内百万门级专用芯片设计的重大突破。经室内测试和场地测试,芯片性能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准,并且在接收灵敏度和接收抗干扰能力等指标上优于欧美产品。 据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周电介绍,“中视一号”芯片是依托设在复旦大学的我国惟一的国家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力量,基于我国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DMB-T(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系统)系统方案和标准设计的。其移动高清接收成功率优于现有的欧洲标准(DVB-T)和美国标准(ATSC)。DMB-T系统方案和标准由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设计制订,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美国专利1项,其中3项属于基础性发明专利。 据了解,“中视一号”芯片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0.18微米成熟芯片制造工艺,兼顾国际标准和本土制造业的适用性双重需要,制造成本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在技术、价格上兼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